【政府提電動車牌費新制】按功率分五級收費 Tesla、BYD最高年費1.1萬待立法會審議
政策草案重點:擬按額定功率分五級收費
政府今日(17日)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,建議改革電動私家車牌費制度,取消現行按「車輛淨重」收費,改按電動馬達的「額定功率」分五級收費,最高年費為11,000港元。分級標準與常見車型如下:
額定功率(kW) | 擬定2028年度牌費(港元) | 常見車型舉例 |
---|---|---|
0 – 75 | 3,000 | BYD ATTO3、海豚、海豹及海獅(單摩打)、AION Y Plus、AION ES、Hyundai IONIQ 5、MG ZS EV、MG4(單摩打)、ORA、KIA EV6、東風NAMMI、豐田bz4X、RENAULT ZOE、Nissan ARIYA、Mini、Smart #1及#3(單摩打)。 |
76 – 125 | 5,000 | 騰勢D9、Tesla Model 3及Y RWD、MG、極氪、寶馬、Mifa、福士ID4、XPENG、Volvo、保時捷Taycan等單摩打車及Smart (#1, #3Brabus版) 、豐田bz4X(AWD)。 |
126 – 175 | 7,000 | BYD海豹及海獅(AWD)、Tesla Model 3及Y LR、MG4、極氪、Volvo等雙摩打車及POLESTAR (單雙摩打)。 |
176 – 225 | 9,000 | 保時捷Taycan 4 CROSS TURISMO。 |
> 225 | 11,000 | 保時捷Taycan Turbo S、騰勢Z9 GT、Hyper SSR。 |
政府解釋:平衡稅收與環保目標
政府指出,現行電動車按淨重收費未能反映實際能耗差異,且電動車免燃油稅導致稅收缺口擴大。新制旨在「合理分攤道路使用成本」,同時引導公眾選擇低功率車型。草案需待立法會審議通過後實施。
業界與市民初步反應
車主憂慮成本上升:
多名Tesla車主質疑,高性能電動車雖功率高,但電池技術提升可降低整體能耗,單憑功率收費欠公平。
環保團體支持:
有組織認為分級制符合「汙者自付」原則,高功率車加速耗電量高,理應承擔更高費用。
車商觀望:
部分電動車經銷商表示,若新制實施,可能調整進口車型比例,減少引入高功率車款。
車主憂慮成本上升:
多名Tesla車主質疑,高性能電動車雖功率高,但電池技術提升可降低整體能耗,單憑功率收費欠公平。
環保團體支持:
有組織認為分級制符合「汙者自付」原則,高功率車加速耗電量高,理應承擔更高費用。
車商觀望:
部分電動車經銷商表示,若新制實施,可能調整進口車型比例,減少引入高功率車款。
爭議焦點
技術定義爭議:
業界指「額定功率」不等同實際駕駛輸出功率,或需釐清測試標準。
與燃油車稅制落差:
現行汽油車按汽缸容量收費(1,500cc約5,074元),新制下高功率電動車稅負顯著更高。
過渡期安排:
政府未提及現有電動車主能否獲寬免,車主團體要求設3年過渡期。
技術定義爭議:
業界指「額定功率」不等同實際駕駛輸出功率,或需釐清測試標準。
與燃油車稅制落差:
現行汽油車按汽缸容量收費(1,500cc約5,074元),新制下高功率電動車稅負顯著更高。
過渡期安排:
政府未提及現有電動車主能否獲寬免,車主團體要求設3年過渡期。
常見問題:
Q1:政府提出的電動車牌費新制何時生效?
A1:目前僅為草案,需經立法會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,暫無具體生效日期。
Q2:新建議下哪些電動車影響最大?
A2:額定功率225kW以上的車型(如Taycan Turbo S、騰勢Z9 GT),年費將從現行約3,000元增至1.1萬港元。
Q3:為何政府要改用「額定功率」收費?
A3:政府指現行按淨重收費未能反映能耗差異,且需填補電動車免燃油稅的稅收缺口。
Q4:市民如何表達意見?
A4:公眾可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期間提交意見,或透過議員反映訴求。
Q5:新制會影響電動車價格嗎?
A5:業界預測,若新制實施,車商可能降低高功率車型進口量,或提供補貼抵銷牌費升幅。